当前位置:茶恩阁 > 茶百科 > 苦荞茶招商;被热闹遗忘的女皇故里

苦荞茶招商;被热闹遗忘的女皇故里

浏览数:

被热闹遗忘的女皇故里 (一)

被热闹遗忘的女皇故里

优质回答地理位置:我的家乡广元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利州,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它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为四川的北大门。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走廊,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四川,大家总是对成都津津乐道,可对广元来说呢,常常是与“广安”混为一谈。前些年,学术界通过种种论证已经坐实了女皇武则天出生于培渣广元的事实,结束了广元和西安关于这个话题长久的争论。作为如今唯一的女皇故里,家乡广元也依靠好山好水紧锣密鼓地发展起第三产业来。可火候,貌似总是差那么一筹。从前,广元对我来说是我赖以生存的家园,第一次接收到外界对它的认识是高考的连片扶贫,自那以后,穷这个字总出现在别人谈论的话语里。可这么美的地方,也该像其他景点一样,风风光光地惊艳大家的眼球。毕竟是女皇故里,本就该独具一格、众星捧月。

下面从景点、美食、文化三个方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地方,以论证“广元是个值得去的地方”这个命题。

一、值得一去的景点

在众多大大小小的景点当中,翠云廊和剑门关可谓是最出彩最有历史韵味的两个地方了。

翠云廊是一片拥有上万古柏树的古驿道,里程长达三百三十多里。关于翠云廊最早的传说始于秦始皇时期,而后最多的就是蜀汉三国时期了,有诸葛亮行军种树、也有张飞栽树乘凉,传说唐朝时期给杨贵妃运岭南荔枝的时候也经过这里。这里的树木,从古至今,生长了上千年,树木宽大苍劲,形状千奇百怪。不少树木还因为别致的形状获得了特别的名字。如鸳鸯柏,就是树枝形状像两只鸳鸯而得名的,相传更是鸳鸯神鸟的化身。其次还有皇柏,状元柏,帅大柏等,几乎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故事。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流逝,紧握了上千年的故土,不知扎根多深多久。当地的人们十分爱护它们,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如今它们作为珍稀树种被挂牌保护,更增加了不少神圣的感觉。这里的柏树究竟有多大呢?据说最老一批的树木也大约有2400左右的树龄了,树高二十多米,宽七八米就更是常事了,远远看去,一片翠绿。仅仅是树,就足以让你瞠目结舌,走在石板小径上,心里莫名的宁静,树间偶尔有石桌石凳布满青苔,已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文人雅士曾在此地停留过了。

剑门关,以蜀道难著名,说到这个,还得感谢李白的文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送给剑门蜀道最合适不过了。不少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想尝尝难于上青天究竟是什么滋味。大家很容易就误以为山很高很陡峭,所以会危险。其实不然,山不高,只是没有路,势不险,只是够称奇。如果你见到了坚硬的几乎竖立的石壁上硬生生地嵌进去一根根木板,观察到这一个个阶梯都是如何撑起这入蜀的羊肠道,你会感叹古人的智慧,你会惊叹眼前的奇景。悬在半空中的木阶梯,由简单的三角结构撑起,有些因樱粗年久失修而被加固了一遍,妥妥脊中镇当当但仍有让人发抖的险感。遇上不平坦的石壁面,修阶梯并不可行,于是前人们就凿出了向内凹进的小径。可能是因为动土,要先乞求自然的谅解,故而石壁内侧经常能看到大圆石夹缝中无数的小木棍竖撑着,据说也是为了祈福。剑门的蜀道除了天然的风光之外,个中蕴含的文化也足够让客人听导游侃侃而谈半日了。

二、不一样的美食

说起美食,米粉、串串、凉面和火锅自然必不可少。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平平无奇,别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可是作为过来人,我自问同样的名字,从未在外头吃到更好的味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剑门特有的剑门豆腐宴。

先说特有的豆腐宴吧。从材质来说,剑门豆腐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优势,传统石磨磨豆的同时加当地山泉水点制,做出来的豆腐不仅白嫩,而且口感香滑。虽然现在主张品牌化、产业化,可传统的工艺一个也不落下,产地一直坚持在本地,工坊也贵精不贵多。当地人,家家户户隔三差五总会吃一顿家常豆腐,味道一直很好。因为发展旅游业,美食也必不可少地作为助攻,当豆腐碰上了文化,它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白嫩的豆腐了。在剑门关,一顿正经的豆腐宴足足有二三百道菜,加上新推出的三国系列,除了抓住你的眼球之外,更是让你的味蕾足够享受。这些豆腐,经过大厨之手后,从造型到口味,绝对让你怀疑人生。不要质疑,这些就是豆腐,豆腐的味道也可以百变。

其次说点大家都有的,但味道吃着绝对不让你失望的。

1、米粉。这里的米粉承袭了绵阳开元米粉的风格,吃起来多少有点相似,不过也有所不同。开源米粉油多味道重,而这里的米粉油相对要少。同样撒香菜的基础上,这里的米粉除了料汤中的番茄和海带之外,多加的豌豆粒也是香味十足,破有当地特色。另外为了迎合当地口味,除了白汤、中间味和红汤的选择外,除了牛肉、肥肠和普通的选择外,还增加了一种加酸菜的米粉,颇得大家的喜爱。当地一般早上卖米粉的多,吃米粉的也多,米粉作为早餐已经和稀饭包子并列起来,而且经久不衰。

2、串串香

串串也并不是我们那里独有的,可家里独有的味道,并不是哪里都可以相比的。记忆中,同龄人都喜欢吃串串,以前小学的时候,随便一个便利店里都有一个炉子架着的老汤锅,锅里就慢慢煮着一串串用竹签穿起来的吃的。一般是豆腐块、海带、豆皮、米豆腐、灰菜(魔芋)、火腿肠等,还有各种蔬菜放在架子上,以便现买现点保证新鲜。汤是红的,不像火锅那样有红的白的两种。不同的店里,味道的麻辣程度各有不同。可不管辣味重不重,当地人都不怕。吃串串的桌子上总是放着一个碟子和一个小壶,碟子里是辣椒面,壶里是醋。外人来了,醋用的多,本地人,总是辣椒面不够。当地人对串串的喜爱简直可以和正餐媲美,甚至觉得这味道比正餐还要棒。于是不少人上顿了总会凑着吃几串,于是聪明的老板们学会在电饭锅里备上热乎的酸菜米饭,完美迎合了当地人的口味。当然,也让不少第一次尝试的人欲罢不能(我的他就是其中一个)。

3、蒸凉面

广元的蒸凉面可以作为当地的特色小吃了,因为外地卖蒸凉面的虽然少,但还是无一不打着广元的牌子的。这里的蒸凉面看起来和大家熟悉的米皮有相似之处,但比米皮厚点、筋道一些。蒸凉面,顾名思义,是需要蒸。把泡好的米磨成浆子覆在麻布上,利用蒸汽的高温迅速定形后晾凉,再用刀切成合适的长条备用。做好的凉面被调味的时候会搅拌均匀,不会粘接或者碎掉。放调料调好的凉面总会浇上一勺油辣子提香,配上细碎的小葱,简直好看又好吃。

4、火锅

说起火锅,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如果我说四川各个地方的火锅味道都有所不同,是不是有人不信呢?确实是这样的,越是外地越是大火锅店、连锁店,越是要顾及大众口味,久而久之,味道就不一样了。在家乡,火锅店比饭店更多,几乎五步一个小的,十步一个大的。不得不说,在家乡吃火锅是个绝对享受的过程,除了味道,还有一直以来坚持的习惯。

当地火锅有三宝:红油、鸳鸯和苦荞。一般吃火锅之前,服务员总是会上一壶纯正的苦荞茶,茶色金黄金黄的,甚是养眼。点完菜品后,人们总是自己端着小碗去盛自己的香油,或者服务员拿着长嘴壶对着小红碗一个个轮流添。当地人偏爱鸳鸯锅煮火锅,并不是因为怕辣,而是有的菜白汤煮起来更好,还有需要照顾小孩子的口味。一个鸳鸯锅,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菜熟了之后,配上碗里的香油,除了柔和辣味之外,更是齿颊留香。口干了,喝一口正宗的苦荞,让麦香沉寂在口中,整个过程巴巴适适,保证顾好你的嘴和胃。

三、不一样的文化

1、女儿节

“广元女儿节,妇女游河湾”,女儿节作为广元特有的民间文化活动,是当地文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9月1日当地政府举办首届女儿节后,每年公历9月1日就成了女儿节的日子。关于女儿节的来由,有个大众的说法。据说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曾江上游船,偶见远处彩船若隐若现,当日回家后便有孕,十月后产女。故每逢女儿节时,利州江潭上布满彩船,广元女儿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地欢庆自己的节日。就因这独一无二的"游河湾",使"广元女儿节"在众多的文化节日中脱颖而出而一炮走红,并很快天下尽知。"游河湾"是广元特色,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广元重要的文化标签,值得体验。

2、梨花节

广元市苍溪雪梨种植历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在全国享有盛名,被誉为“中国雪梨之乡”。这里的梨树集中大面积种植,所产雪梨肉白如雪,细润爽口,水分饱满,汁液甘甜,颇得大众好评。每年3月,梨山梨花遍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令人美不胜收。当地政府为推出当地品牌、结合特色资源,于是提出举办“以花为媒,以节促经,以节提神,以节扬名”为主题的“中国·苍溪梨花节”。梨花节由此而来。2003年3月18日,首届“中国·苍溪梨花节”隆重开幕,内容有梨花节民俗文化演唱会、生态家园游、赏花游、招商引资洽谈会、农产品展示会。视觉盛宴之下,这更为苍溪雪梨布上了一层文化色彩,想想就觉得是大场面。

四、尾声

如果你有机会到了广元,如果你为没有做好攻略而遗憾,那么大可不必,因为这里山水处处好,风景也处处有。山不高,解闷还够,水不多,赏玩还够。这里的山一个个圆圆憨憨的,很亲和,不会让人望而生畏。山虽不大,但绝不光秃秃,除非是石壁。当地人人喜欢爬山,不管是锻炼也好,消食也罢,总是一群人说说笑笑地去,开开心心地回。因为经常有人走,上山的小道久而久之也踩出来了,有人气儿,便不会荒凉。环山的山脚下,大多有浅浅的溪流。我不否认有污浊一点的,但正因为如此,清澈的湖水才更让人向往。而刚好在这里,你有幸可以找到清澈见底的家伙,那时候,估计你的心都会化在里边了。不花钱的景致,也可以很怡人,不过如果需要找对地方,免不了询问当地的老乡。还好大家都爱到处走走玩玩,也都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用普通话交流,那他们的一口地道川普保证您能会意。还有,要是路过那里的伙伴,记得在环山路上多深呼吸几口,这是天然氧吧免费给您的福利。

去年,通往剑门关的高铁开通了,当地的老乡一波又一波地去高铁站拍照晒朋友圈。我知道,大家都是高兴的,因为家乡真的在变化了,里边的人出去更方便了,外边的人也归家更快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离家远了,买票太难,总也圆不了坐上通往剑门关那趟高铁的梦,我想,等大家发现这里的美了,去的人多了,交通就会越来越便利,高铁的车次也会越来越多,那时,回去就更方便了。当然啦,这只是我小小的私心,不必在意不必在意。

太行深山的古茶村 (二)

优质回答文 霍建明

在太行深山河北邢台境内有一座叫茶旧沟村的古村,已经有几百年的 历史 。相传,古村的村民是明朝后期由山西羊范村迁徙而来。

令我好奇的是村子的名字叫茶旧沟,与茶有什么关系?前几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与几个茶友到古茶村探访了一番。到了村里了解到,当时村民的祖先迁到此地,村口有一块大石头,状似茶臼,而“臼”与“旧”谐音,于是人们便以此给村子起了名字。茶旧沟村傍依白云山而建,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开阔,一条玉带状的小河从西向东潺潺而过,山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山坡上植被茂密,有板栗、核桃、柿子、山桃、山杏等,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树木成荫,花草葳蕤,野兔、山鸡随处可见,又常常能看到百鸟啁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轮卜。村内有长近九公里的小河蜿蜒而过,河水清澈如玉、河道蜿蜒交错、滩涂连绵铺开。

宋氏先祖在小河上建了桥,上面铺青石板为街道,桥下为泄洪排水,河沟两侧则依山势而建房屋,布局合理,且错落有致、美观大方。整个村子以四合院为主,房屋以木石为框架,筑成二层青石楼,但这里的院落与北方传统的四合院略有不同,茶旧沟村的院落围墙并非正直的四方形,而是呈弧形。

韩少功曾经在《阳台的遗憾》一文中说过“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从建筑的特点中我们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习性。茶旧沟村的这种院落正体现出村民们朴素和善良的一面。

过去,老辈人种田需要一种叫作手推车的农用车,每日劳作的人们经常推着手推车穿梭于街头巷尾,为了他人推车经过自己家门前时行走方便,故把自己家的屋墙砌成圆形,形成相互礼让的和谐氛围,象征着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再加上茶旧沟地势比较特殊,是位于山上的一个小盆地,面积狭小,村中空间不足,为满足全村人的生活住房需求,巷道原本留的很窄。但是人们为了大家及子孙后代通行方便,将自己家的围墙砌成圆形并各让出一尺,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小巷,将邻里之间相互谦让之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良好乡村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村子里的小路皆铺着古老的青石板,两边紧密的建筑物夹着小小的石板路,房子和房子连在一起,一家煮饭,整条街都飘香;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走在这样的石板路上,能随时感受到 历史 的底蕴和味道,不管是明末清初建造的高大门楼的石墙上斑驳的时间印记,还是同时期遗留下来的石臼、石碾和磨盘上生活痕迹,都让人不由透视到过去的时光,看到 历史 的沧桑。

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茶臼,其实村子里并没有茶树、茶叶,这茶臼是否用于捣茶叶已无从考证,但村民用它制作一种叫做豆沫的食物这件事一直从古延续至今。过去茶旧沟村村民普遍喜欢喝豆沫汤,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家常饭。所谓的豆沫汤就是将黄豆清洗干净后倒在石臼中使用圆形的石锤将黄豆捣成碎末状,捣豆沫过程中一边捣一边加入少量的清水,把黄豆捣成沫,俨然是没有过滤的豆浆。完成后倒入米粥锅里,开小火熬制一小时左右即可食用。既然跟茶叶无关,为什么非要给它取一个跟茶有关的名字呢?

我想,茶在古代数量不是太多且价格不菲,是只有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奢侈饮品,对于普通农家来说,喝不起茶,便把其他食物称之为茶,正是表达出对茶叶这种于北方来说的奢侈品的追求和向往。

正如距离茶旧沟村不远的临城、赞皇一带都有一种叫作茶面的食物。说是茶面,其实也跟茶完全无关。所谓的茶面就是把小米用水洗一下,晾至半干,然后在磨坊里磨升洞成合适粗细的面粉;磨好面粉后,放在大铁锅里,小腊笑穗火长时间炒制而成;茶面炒好之后还不算完,还要加入辅料,一般是炒熟的芝麻和花生,捣碎后加入炒好的茶面当中,搅拌均匀。以前,老百姓生活不富裕,往往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这种好吃的茶面。

我想不管是茶面还是茶旧沟村的茶臼,这些名字里面饱含着过去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我国北方雁门地区的苦荞茶,也并非常规意义上的茶叶,只是一种冲泡之后可以连吃带喝的食物,既能解渴又能解饿。但人们一样把它称为茶。

在古代,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以北并不种植茶叶。北方的茶叶均是千里迢迢从南方运来的,所以在北方茶叶是一种高端消费品,价格贵,进入不了寻常百姓家。但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茶叶能够沿水路顺利地进入北方市场。于是,北方也出现了很多加工茶叶的地方。到了北宋年间,汴京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市,处在一个水陆交通的要道上,且处于茶叶产区与消费区之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茶经济空前繁荣,茶文化内容也十分丰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更是提供了更为翔实的 历史 资料和佐证。

自从汉朝丝绸之路开始,中国丝绸销往西方,让欧洲人爱得抓狂,后来茶文化兴起,茶叶作为大宗商品也来到了丝绸之路上。所以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茶叶之路”,也有人称为“丝茶之路”。其实,完整的丝绸之路可分为两段,一段是从长安(西安)一路向西,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一直到欧洲的地中海地区。据史料记载,还有一段则是自西向东,从长安出发,经洛阳,安阳(相州),向北经河北邢台(邢州)、石家庄(恒州)、易县(易州),再经北京(幽州)、密云(白檀),越过古北口、辽东半岛,再到朝鲜半岛,渡日本海,最终抵达日本。

茶叶要进入丝绸之路首先就需要从南方运到北方。当时南方的茶向北运输分为陆路和水路,水路主要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很方便地将茶叶从南方运送到北方。而位于华北平原的清河是隋唐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之地,也是重要的枢纽码头,大量的茶贸易在这里进行,茶叶通过大运河运来之后一部分一路向西,穿越太行八陉,跨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境内之后再运往西北。还有的经拒马河,通过易县紫荆关又运往辽阔的西北地区。可能也有一部分茶叶被转运到邢台县茶旧沟村,经过加工后再运往西北地区。据茶旧沟村族谱记载,村子的祖先曾加工茶叶,质量还不错。当时是不是通过古老的茶臼加工包装茶叶再销往各地,已经无证可考。但正如陕西安康地区的泾阳茯砖茶,南方的茶叶运至安康泾阳后进行加工包装,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经过蒸压后变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这就是著名的泾阳茯砖茶。当时有句名言流传:“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

我想随着茶叶的不断交易,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向北方、从富裕人家慢慢地渗透进普通老百姓家中,老百姓们也逐渐把茶叶作为了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农村改革发展。而今的茶旧沟村,在党的领导下,村民们解放思想,结合本村的地域、文化特点,招商引资,充分挖掘村子的文化价值,针对村子里古风古貌的建筑特点和四周秀丽的山水风光,开发了 旅游 业,让 历史 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让文化的基因继续传承。村子周围商店、超市、宾馆比比皆是,村民的生活自然也蒸蒸日上。茶叶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再只是一种梦想、一种符号,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他们不但喝上了南方的绿茶、花茶、铁观音,而且附近的临城县桐花村还有了茶园,生产了著名的邢香绿茶、红茶。我想不管时光怎样流逝,老百姓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不会停下,老百姓的生活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司法厅)

阅读完本文《苦荞茶招商;被热闹遗忘的女皇故里》,您是否对此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呢?请继续关注www.entea.com.cn,我们会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苦荞茶招商;被热闹遗忘的女皇故里
本文地址:https://www.entea.com.cn/cbk/20619.html

TAG: